13、用钢笔工具创建一个如图所示的四边形(填充颜色:#
0c020a),使“侧面1”和“侧面3”之间的空隙被完全覆盖。将该图层命名为“侧面2”。 |
14、新建图层,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创建一个比“侧面2”面积稍大的选区。
使用柔边画笔在顶部涂抹(颜色:# 303d52),形成渐变效果Ctrl+T对该选区大小进行微调,然后右键选择斜切功能,对该选区的边缘角度进行调整,从而形成左边渐变范围较大、右边渐变范围较小的三角形。将该图层命名为“侧面2-光影”。 |
15、按住Ctrl键点击“侧面2”图层面板左侧的缩略图,建立关于“侧面2”的选区。在选中“侧面2-光影”图层的状态下,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功能,为“侧面2-光影”添加关于“侧面2”的图层蒙版。 |
16、重复步骤14、步骤15的方法,创建图层“侧面5”和“侧面5-光影”(柔边画笔颜色:#
29243b)。至此,所有侧面全部完成。 |
17、打开人物素材并拖拽到文档中(若不是智能对象,需右键转化为智能对象),ctrl+T将宽度比例调整为33.33%,长度比例调整为39.68%。
最后将该图层命名为“人物”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。 |
18、新建图层“人物-光影1”,按住Ctrl键点击“人物”图层面板左侧的缩略图,建立关于“人物”的选区。在选中“人物-光影1”图层的状态下,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功能,为“人物-光影1”添加关于“人物”的图层蒙版。 |
19、选中“人物-光影1”图层,使用柔边画笔在人物左侧进行涂抹(颜色:#
85345f),使人物与环境光更加融合。将图层模式改为变暗,不透明度改为70%(此处模式和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)。 |
20、重复步骤18、步骤19的方法,创建图层“人物-光影2”。为人物添加阴影(柔边画笔颜色:#
342026,图层模式为正片叠底,不透明度为60%,此处模式和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)。 |
21、复制“人物”图层并更名为“人物-投影”,ctrl+T将角度调整为-160°,双击图层并选择颜色叠加功能(颜色:#
854555)。 |
22、再次Ctrl+T将“人物-投影”的长度拖拽到合适的大小(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),滤镜-模糊-高斯模糊(半径为2px)使人物倒影更加模糊真实。
随后选中滤镜蒙版,用黑色柔边画笔(不透明度和流量均调低)在靠近人物脚部的投影处进行涂抹,使得该部分不受滤镜影响,整体呈现由清晰到模糊的过渡。 |
23、为“人物-投影”图层添加图层蒙版,用黑色柔边画笔在靠近人物头部的投影处进行涂抹,使得该部分颜色呈现逐渐变淡消失的效果。
最后将该图层的不透明度调整为95%。至此,人物光影及投影全部完成,各图层的顺序如图所示。 |
24、最后,在画面四周添加文字作为装饰(字体、字号、颜色等参数如图,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)。 |
25、Shift+Alt+Ctrl+E盖印可见图层,右键将该图层转化为智能对象,并命名为“加噪点”。
滤镜-杂色-添加杂色(数量0.7%,高斯分布,单色,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),然后检查一下各图层组的顺序(如图所示),最后保存。 |
|